词语吧>汉语词典>魏碑的分词解释
wèibēi

魏碑

魏碑读音为 wèi bēi。意思是:北朝魏国(包括北魏、东魏、西魏)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。多为正书,风格多样,古朴、奇倔、流丽皆有,开隋唐楷法先河。 北朝碑刻的统称,其特点是笔力、字体强劲,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

拼音wèi bēi

注音ㄨㄟˋ ㄅㄟ

词语分解

魏碑wèi bēi
词语意思
北朝魏国(包括北魏、东魏、西魏)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。多为正书,风格多样,古朴、奇倔、流丽皆有,开隋唐楷法先河。
[tablet inscription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(386-581)] 北朝碑刻的统称,其特点是笔力、字体强劲,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
分词解释
包括
包含(或列举各部分,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):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、说、读、写四项,不可偏轻偏重ㄧ我说 ‘大家’,自然包括你在内。
造像
1.亦作“造象”。塑造物体形象。
2.亦作“造象”。用泥塑成或用石头﹑木头﹑金属等雕成的形象。
3.相片;照片。
楷法
1.典范;法则。
2.犹效法。
3.楷书之法。
正书
1.书体名。也叫楷书﹑真书。相传正书始于东汉王次仲,完备于三国魏锺繇。
2.旧时指“经”﹑“史”一类的书。别于小说﹑戏曲一类的“闲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