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释道的分词解释
shìdào

释道

释道读音为 shì dào。意思是:1.佛教和道教的并称。 2.指僧人和道士。

繁体釋道

拼音shì dào

注音ㄕㄧˋ ㄉㄠˋ

词语分解

释道shì dào
词语意思
1.佛教和道教的并称。
2.指僧人和道士。
分词解释
道教
1.道德教化。
2.我国主要宗教之一,东汉张道陵根据传统的民间信仰而创立,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。奉元始天尊﹑太上老君为教祖。初时,入道者须交五斗米,故又称“五斗米道”。金元以后分正一﹑全真二派。
3.指佛教。
佛教
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,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(今尼泊尔 境内)王子释迦牟尼所创,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。西汉末年传入我国。
并称
1.一齐称道。
2.相提并论。
人和
人事和协;民心和乐。
道士
①指奉守道教经典规戒并熟习各种斋醮祭祷仪式的人。一般指道教的宗教职业者。有出家的全真道士和居家的正一道士之分。又因道士的穿戴和追求成仙,故有“黄冠”、“女冠”、“羽士”、“羽客”等别称。
②即“方士”。古代泛指从事巫祝术数(包括天文、历法、医术、神仙术、占卜等)的人,后一般指能“求仙药”、“通鬼神”的人。
③泛称有道之士:古之道士有言曰,将欲无陵,固守一德。
④佛教僧人:佛教初传此方,呼僧为道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