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道树的分词解释
dàoshù

道树

道树读音为 dào shù。意思是:1.行道两旁的树。 2.菩提树。相传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成道,故称。

繁体道樹

拼音dào shù

注音ㄉㄠˋ ㄕㄨˋ

词语分解

道树dào shù
词语解释
1.行道两旁的树。
2.菩提树。相传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成道,故称。
分词解释
相传:
1.递相传授。
2.长期以来互相传说。
释迦牟尼:
[梵??kyamuni]约公元前563-前483年,佛教始祖。姓乔答摩,名悉达多。为中印度迦毘罗国王净饭王长子,母名摩耶。年十九(一说二十九)岁入雪山苦行六年,出山后,在迦耶山菩提树下,得悟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,即在鹿野苑初转法轮,说苦集灭道四谛及八正道,以后四出,{?}四十馀年,年八十示寂于拘尸那伽城跋陀河边娑罗双树间。“释迦牟尼”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,意即释迦族的圣人。弟子甚多,著名者有大迦叶等十人,称佛门十哲。
两旁:
左右两边:卫队站在门口两旁ㄧ马路两旁种着整齐的梧桐树。
菩提树:
常绿乔木。叶卵圆形,花隐藏在球形花托内,果实扁圆形,树干内所含乳状汁液可制硬树胶。
成道:
犹成佛。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