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行中书省的分词解释
xíngzhōngshūshěng

行中书省

行中书省读音为 xíng zhōng shū shěng。意思是:简称“行省”。官署名。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外,又于全国分设十一行中书省,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。置丞相、平章等官掌地区政务。

拼音xíng zhōng shū shěng

注音

词语分解

行中书省xíng zhōng shū shěng
词语解释
简称“行省”。官署名。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外,又于全国分设十一行中书省,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。置丞相、平章等官掌地区政务。
分词解释
分设:
分别设置:局下面分设三个处。
全国:
1.谓使敌国不战而降。
2.保全国家。
3.指整个国家范围内。
简称:
①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。如中专(中等专业学校)、奥运会(奥林匹克运动会)。
②简单地称呼:化学肥料简称化肥。
政务:
行政事务。泛指国家的管理工作。
直隶:
1.直接隶属。
2.旧省名。相当于今河北省。明成祖迁都,以南京为南直隶,北平为北直隶。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,北直隶为直隶省。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