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蛇含石的分词解释
shéhánshí

蛇含石

蛇含石读音为 shé hán shí。意思是:1.亦省作“蛇含”。 2.即蛇黄。

拼音shé hán shí

注音ㄕㄜˊ ㄏㄢˊ ㄕㄧˊ

词语分解

蛇含石shé hán shí
词语解释
1.亦省作“蛇含”。
2.即蛇黄。
分词解释
蛇含:
1.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短﹐茎倾卧。全株有伏毛。叶多为五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。小花黄色﹐成聚伞花序。中药入药﹐有清热解毒﹑消肿化痰之功效。主治蛇虫咬伤﹑痈肿﹑溃疡等症。又称蛇衔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五.蛇含》。
2.见“蛇含石”。
蛇黄:
矿物名。即氧化物矿物褐铁矿的结核。中医用以入药﹐有安神镇惊﹑止血定痛之功效。古人以为是生于蛇腹中之物﹐或以为是蛇蛰伏时口含之物。又称蛇含石。

● 石shí ㄕˊ
◎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:石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
◎ 指石刻:金石。
◎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:药石。药石之言(喻规劝别人的话)。
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◎ 姓。
● 石dàn ㄉㄢˋ
◎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