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蒲伏的分词解释

蒲伏

蒲伏读音为 pú fú。意思是:犹匍匐。伏地而行。

拼音pú fú

注音ㄆㄨˊ ㄈㄨˊ

近义词匍匐 膝行 

词语分解

蒲伏pú fú
词语解释
犹匍匐。伏地而行。
分词解释
伏地:
〈方〉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:伏地小米儿ㄧ伏地面。
匍匐:
1.以腹贴地前进。
2.躯体贴地(像虫、蛇、 龟)缓慢爬行。
3.使自己俯卧。

● 伏fú ㄈㄨˊ
◎ 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
◎ 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
◎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
◎ 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
◎ 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
◎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
◎ 姓。
● 蒲pú ㄆㄨˊ
◎ 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两米。根茎长在泥里,可食。叶长而尖,可编席、制扇,夏天开黄色花(亦称“香蒲”):蒲黄(蒲的花粉)。蒲棒。蒲草。蒲绒。蒲扇。
◎ 指“菖蒲”:蒲节。蒲月(指农历五月)。
◎ 庵,用草盖的圆形屋。
◎ 古同“匍”,匍伏。
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