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菫荼的分词解释
jǐn

菫荼

菫荼读音为 jǐn tú。意思是:植物名。菫和荼。《诗.大雅.绵》:“周原膴膴,菫荼如饴。”唐刘禹锡《天论上》:“霆震于畜木,未尝在罪;春滋乎菫荼,未尝择善。”清唐孙华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两穷因依并臭味,菫荼二草偏相点。”一说,菫,“堇”之讹,黏土;荼,“涂”之讹,泥。参阅清王夫之《诗经稗疏》。

拼音jǐn tú

注音ㄐㄧㄣˇ ㄊㄨˊ

词语分解

菫荼jǐn tú
词语解释
植物名。菫和荼。《诗.大雅.绵》:“周原膴膴,菫荼如饴。”唐刘禹锡《天论上》:“霆震于畜木,未尝在罪;春滋乎菫荼,未尝择善。”清唐孙华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两穷因依并臭味,菫荼二草偏相点。”一说,菫,“堇”之讹,黏土;荼,“涂”之讹,泥。参阅清王夫之《诗经稗疏》。
分词解释
未尝:
副词。
①用在否定词前面,构成双重否定:办法虽好,但未尝没有缺点。
②表示事情没有出现:他们书信往来,未尝间断|心情激动,一夜未尝合眼。
周原:
1.周城的原野。周,地名,在岐山南。为周室之发祥地。
2.泛指中国的土地。
3.广阔的原野。
次韵:
也称“步韵”。作旧体诗的一种方式,依照所和诗的用韵次序写和诗。
因依:
1.倚傍;依托。
2.原因;原委。
3.办法。
黏土:
指土壤颗粒多为黏粒的土壤。保水、保肥力强,土温较稳定,养分含量较丰富。但通气性和透水性差,干时硬结,水分多时则泥泞,造成耕作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