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芦席的分词解释

芦席

芦席读音为 lú xí。意思是:用芦苇编成的席子。

繁体蘆席

拼音lú xí

注音ㄌㄨˊ ㄒㄧˊ

词语分解

芦席lú xí
词语解释
用芦苇编成的席子。
分词解释
芦苇:
又称“芦”、“苇”。单子叶植物,禾本科。多年生草本。多长在水边。地下有粗壮的根状茎。叶披针形,花紫色。是保土固堤植物。秆可造纸编席。花絮可填枕头。根状茎能入药。
席子:
用芦苇﹑竹篾﹑蒲草等编成的铺垫用具。

● 芦lú ㄌㄨˊ
◎ 〔芦苇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水边,茎中空,茎可编席,亦可造纸。简称“芦”,如“芦花”、“芦根”、“芦笛”、“芦席”、“芦荡”;亦简称“苇”,如“芦丛”、“芦塘”、“芦箔”、“芦荡”。
◎ 姓。
● 席xí ㄒㄧˊ
◎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,古人用以坐、卧,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:席子。草席。苇席。竹席。凉席。席地而坐。席卷(juǎn )。
◎ 座位:席位。席次。出席。列席。
◎ 酒筵,成桌的饭菜:筵席。宴席。酒席。
◎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:四席。
◎ 职位:主席。西席(塾师)。
◎ 量词:一席酒。
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