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胡拨的分词解释

胡拨

胡拨读音为 hú bō。意思是:1.即火不思。 2.云南纳西族的乐器名。与火不思是同类的乐器。

繁体胡撥

拼音hú bō

注音ㄏㄨˊ ㄅㄛ

词语分解

胡拨hú bō
词语解释
1.即火不思。
2.云南纳西族的乐器名。与火不思是同类的乐器。
分词解释
云南:
中国西南边境的省。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,人口3260万,省会昆明。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省。全境多山,高差很大,气候垂直变化显著,从热带作物到耐寒作物品种多样,水力资源丰富,矿产丰富,工业以有色冶金为主,锡产量全国第一,铜、铅、锌产量也居全国重要地位。
纳西族:
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。约27.8万人(1990年)。用纳西语。曾用象形东巴文字和音节哥巴文字,现通用汉文。信东巴教。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《东巴经》有重要文化价值。主要从事农业,兼事畜牧业。
同类:
1.指同姓。
2.同一种类。
3.指同一类人。如同僚﹑同辈﹑同行﹑同伙等。
乐器:
能发乐音﹑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。
火不思:
突厥语qobuz的音译。一种弦乐器。约宋元时传入内地。形似琵琶,但颈细,槽有棱角,与琵琶又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