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经帷的分词解释
jīngwéi

经帷

经帷读音为 jīng wéi。意思是:犹经筵。古代君主研读经史之处。置儒臣侍读侍讲。

繁体經帷

拼音jīng wéi

注音ㄐㄧㄥ ㄨㄟˊ

词语分解

经帷jīng wéi
词语解释
犹经筵。古代君主研读经史之处。置儒臣侍读侍讲。
分词解释
经筵:
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。宋代始称经筵,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。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﹑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,逢单日入侍,轮流讲读。元﹑明﹑清三代沿袭此制,而明代尤为重视。除皇帝外,太子出阁后,亦有讲筵之设。清制,经筵讲官,为大臣兼衔,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。
儒臣:
1.汉称博士官为儒臣。
2.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。
侍讲:
1.从师读书,听其讲学。
2.为皇帝或太子讲学。
3.官名。汉代有此称号,以之名官则起于魏明帝。唐始置侍讲学士,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。宋沿置,并设侍讲﹑侍读,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。元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。又南北朝﹑唐﹑宋诸王府,亦有侍讲。
侍读:
1.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
2.古代官名。为帝王﹑皇子讲学之官。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,然级别较其为低。宋有翰林侍读之官,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。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。
3.古代官名。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,有侍读,侍讲。
4.古代官名。清代内阁所置官。掌勘对本章﹑检校签票。参见《清通志.职官一》。
君主:
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;现代某些国家的元首。有的称国王,有的称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