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纲银法的分词解释
gāngyín

纲银法

纲银法读音为 gāng yín fǎ。意思是:明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。始于正德十五年(公元1520年),行于福建。其法为将全县代役岁费,分为正﹑杂两纲(部分),照丁四粮六比例分派银两,全部缴于官府。后为“一条鞭”法所代替。

繁体綱銀法

拼音gāng yín fǎ

注音ㄍㄤ ㄧㄣˊ ㄈㄚˇ

词语分解

纲银法gāng yín fǎ
词语解释
明代中叶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岁费征收办法。始于正德十五年(公元1520年),行于福建。其法为将全县代役岁费,分为正﹑杂两纲(部分),照丁四粮六比例分派银两,全部缴于官府。后为“一条鞭”法所代替。
分词解释
正德:
1.端正德行。
2.纯正的道德。
部分:
见“整体与部分”。
一条:
1.谓相连相通。
2.表数量。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。
3.犹一股。
公元:
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元,是大多数国家纪年的标准,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。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。
比例:
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,如3:4=9:12。
②比{?}
⑦: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要求。
③比重
②:在所销商品中,国货的比例比较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