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篆章的分词解释
zhuànzhāng

篆章

篆章读音为 zhuàn zhāng。意思是:用篆字所刻的印章。 篆字图章其色墨又用篆章一。——明.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拼音zhuàn zhāng

注音ㄓㄨㄢˋ ㄓㄤ

词语分解

篆章zhuàn zhāng
词语解释
用篆字所刻的印章。
[seal] 篆字图章
其色墨又用篆章一。——明.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分词解释
印章:
又称“图章”。古称“”,后多作“玺”。自秦始皇起,“玺”为帝王专用,官、私所用称“印”。先秦、秦汉时期多作封发简牍等物件之用,将印盖于封泥之上。纸广泛应用后,印章遂以朱色印泥钤盖,除日常应用外,又多用于书画题识。古多以金属、玉为印材,元代以后盛行石章,另也用象牙。牛角、木、水晶等作材料。
篆字:
1.篆体字。
2.符箓。

● 篆zhuàn ㄓㄨㄢˋ
◎ 汉字的一种书体:大篆。小篆。篆体。篆书。
◎ 书写篆字:篆额。
◎ 印章多用篆文,故为官印的代称,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:篆刻。摄篆。次篆。台篆。
● 章zhāng ㄓㄤˉ
◎ 歌曲诗文的段落:章节。章句。乐章。章回体。顺理成章。断章取义。
◎ 条目,规程:章程。章法。简章。党章。约法三章。
◎ 修理:杂乱无章。
◎ 花纹,文采:黑质而白章。
◎ 戳记:图章。盖章。
◎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:袖章。领章。徽章。像章。
◎ 奏本:奏章。本章。
◎ 古同“彰”,彰明。
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