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竹纸的分词解释
zhúzhǐ

竹纸

竹纸读音为 zhú zhǐ。意思是:用嫩竹做原料制成的纸。 以嫩竹为料所制的一种纸

繁体竹紙

拼音zhú zhǐ

注音ㄓㄨˊ ㄓㄧˇ

词语分解

竹纸zhú zhǐ
词语解释
用嫩竹做原料制成的纸。
[bamboo paper] 以嫩竹为料所制的一种纸
分词解释
原料:
1.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。例如冶炼金属的矿砂,用以纺织的棉花,制造面粉的小麦,都是原料,是经过人类劳动取得的劳动对象。
2.指未经加工整理的素材。
3.比喻能产生新事物的条件。

● 竹zhú ㄓㄨˊ
◎ 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◎ 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◎ 姓。
● 纸(紙)zhǐ ㄓˇ
◎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,作为写画、印刷书报、包装等用:纸张。纸币。纸烟。纸上谈兵(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)。洛阳纸贵(称誉别人的著作)。金迷纸醉。
◎ 量词,指书信、文件的张数:一纸空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