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穿山甲的分词解释
chuānshānjiǎ

穿山甲

穿山甲读音为 chuān shān jiǎ。意思是:哺乳纲,穿山甲科。身体和尾部有覆瓦状角质鳞片,像鲤鱼鳞,故又称“鲮鲤”。尾扁而宽,四肢短,爪锐利,能掘洞穴居。头圆锥形,吻尖。舌细而长,能舐食白蚁、蚂蚁等昆虫。产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。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拼音chuān shān jiǎ

注音ㄔㄨㄢ ㄕㄢ ㄐㄧㄚˇ

词语分解

穿山甲chuān shān jiǎ
词语解释
哺乳纲,穿山甲科。身体和尾部有覆瓦状角质鳞片,像鲤鱼鳞,故又称“鲮鲤”。尾扁而宽,四肢短,爪锐利,能掘洞穴居。头圆锥形,吻尖。舌细而长,能舐食白蚁、蚂蚁等昆虫。产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。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分词解释
哺乳:
动物进化到哺乳纲的独特现象。用乳汁哺育初生幼仔。能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和安全保护下迅速成长。
锐利:
1.锋利的,尖而快的(刃锋等)。如:锐利无比的长矛。
2.[眼光、言辞等] 尖锐、犀利。如:犯罪分子最害怕公安战士的锐利目光。
尾部:
车辆的后部、运载机械或工具的后部。如:从马车的尾部摔了出去。
四肢:
人体两上肢和两下肢的合称。
动物:
生物的一大类,这一类生物多以有机物为食料,有神经,有感觉,能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