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眼镜蛇的分词解释
yǎnjìngshé

眼镜蛇

眼镜蛇读音为 yǎn jìng shé。意思是:爬行纲,眼镜蛇科。颈背面有一对白边黑心的眼镜状斑纹,故名。背面黑褐色,有黄白色环纹。平时在灌木丛、竹林、溪边、稻田等处活动,捕食鼠、鸟、蛙、鱼等。是中国造成蛇伤的主要毒蛇之一。肉可食,蛇毒可供药用。

繁体眼鏡蛇

拼音yǎn jìng shé

注音ㄧㄢˇ ㄐㄧㄥˋ ㄕㄜˊ

词语分解

眼镜蛇yǎn jìng shé
词语解释
爬行纲,眼镜蛇科。颈背面有一对白边黑心的眼镜状斑纹,故名。背面黑褐色,有黄白色环纹。平时在灌木丛、竹林、溪边、稻田等处活动,捕食鼠、鸟、蛙、鱼等。是中国造成蛇伤的主要毒蛇之一。肉可食,蛇毒可供药用。
分词解释
平时:
1.平日,平常时候。
2.太平时日。
灌木丛:
1.普通未经栽培和常常不合需要的灌木。如:长满灌木丛的旷野。
2.指一种矮而分枝密集者。如:适于作树篱的灌木丛。
背面:
①(背面儿)物体上跟正面相反的一面:在单据的背面签字。
②指某些动物的脊背。
竹林:
1.竹子丛生处。
2.“竹林七贤”的省称。
3.鸟名。
一对:
1.表数量。一双。
2.表数量。一套,用以称衣服。
3.称夫妻两人。
4.泛指年貌可以相配的两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