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畬民的分词解释
shēmín

畬民

畬民读音为 shē mín。意思是:1.亦作“畲民”。 2.畬族古称。因从事畬耕(即刀耕火种),故名。古时分布在今闽﹑粤﹑赣﹑浙四省的山区。

拼音shē mín

注音ㄕㄜ ㄇㄧㄣˊ

词语分解

畬民yú mín
词语解释
1.亦作“畲民”。
2.畬族古称。因从事畬耕(即刀耕火种),故名。古时分布在今闽﹑粤﹑赣﹑浙四省的山区。
分词解释
分布:
散布(在一定的地区内):人口分布图ㄧ商业网点分布得不均匀。
畬族:
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自称“山客”,古称“輋人”或“畬民”。人口36.8万(1982年),分布在福建﹑浙江﹑江西﹑广东﹑安徽五省八十多个县(市)的部分山区,以福建﹑浙江两省为最多。通用汉语。主要从事农业。
从事:
①做某事;参与某种事业:告养回籍,从事农耕|从事教育工作。
②处置;处理:依法从事。
刀耕火种:
古时一种耕种方法,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,就地挖坑下种。
畬耕:
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田地。宋范成大有《劳畬耕》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