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独坐的分词解释
zuò

独坐

独坐读音为 dú zuò。意思是:1.一个人坐着。 2.专席而坐。亦谓骄贵无匹。 3.唐人因《后汉书.宣秉传》中“三独坐”之事,遂以“独坐”为御史中丞别名。

繁体獨坐

拼音dú zuò

注音ㄉㄨˊ ㄗㄨㄛˋ

词语分解

独坐dú zuò
词语解释
1.一个人坐着。
2.专席而坐。亦谓骄贵无匹。
3.唐人因《后汉书.宣秉传》中“三独坐”之事,遂以“独坐”为御史中丞别名。
分词解释
三独坐:
汉御史中丞﹑司隶校尉与尚书令,朝会时坐皆专席,故号“三独坐”。泛指高官显宦。亦省作“三独”。
别名:
1.正名以外的名字;异名。
2.《荀子》中的逻辑术语。荀况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“共名”和“别名”两级。“共名”相当于属概念,“别名”相当于种概念。
无匹:
1.无会合者。
2.无配偶。
3.无双;无可匹比。
后汉书:
书名。纪传体东汉史。南朝宋范晔著。全书一百二十篇,分一百三十卷。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,叙事喜以类相从。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。
专席:
1.单席。与“重席”相对。
2.独坐一席。
3.专设的席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