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牵羊的分词解释
qiānyáng

牵羊

牵羊读音为 qiān yáng。意思是: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:“周武王克殷,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,肉袒面缚,左牵羊,右把茅,膝行而前以告。于是武王及释微子,复其位如故。”后以“牵羊”﹑“牵羊肉袒”﹑“牵羊把茅”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。

繁体牽羊

拼音qiān yáng

注音ㄑㄧㄢ ㄧㄤˊ

词语分解

牵羊qiān yáng
词语意思
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:“周武王克殷,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,肉袒面缚,左牵羊,右把茅,膝行而前以告。于是武王及释微子,复其位如故。”后以“牵羊”﹑“牵羊肉袒”﹑“牵羊把茅”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。
分词解释
降服:
1.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。
2.犹降物。谓穿素服。
3.旧制。丧服降低一等为“降服”。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﹐其已出继者﹐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。
典故:
①典章和掌故:熟于朝廷典故。
②诗文中引用古书里的故事或语句:稼轩作词多用典故。
军门:
1.军营的门。
2.明代有称总督﹑巡抚为军门者,清代则为提督或总兵加提督衔者的尊称。
3.星名。
肉袒面缚:
肉袒:去衣露体,表示愿受责罚;面缚: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,表示放弃抵抗。脱去上衣,反缚着手。形容顺从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