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爨龙颜碑的分词解释
cuànlóngyánbēi

爨龙颜碑

爨龙颜碑读音为 cuàn lóng yán bēi。意思是:南朝宋碑。碑额题《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》,爨道庆撰文,赵次之﹑杜长子等于大明二年(公元458年)立。碑高近丈,碑文记爨龙颜政绩。用笔多隶意,书法雄强茂美。清道光年间为阮元发现而建亭护之,并为之撰跋。今碑在云南省陆良县,与《爨宝子碑》合称“二爨”,为世所重。

繁体爨龍顏碑

拼音cuàn lóng yán bēi

注音ㄘㄨㄢˋ ㄌㄨㄙˊ ㄧㄢˊ ㄅㄟ

词语分解

爨龙颜碑cuàn lóng yán bēi
词语解释
南朝宋碑。碑额题《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》,爨道庆撰文,赵次之﹑杜长子等于大明二年(公元458年)立。碑高近丈,碑文记爨龙颜政绩。用笔多隶意,书法雄强茂美。清道光年间为阮元发现而建亭护之,并为之撰跋。今碑在云南省陆良县,与《爨宝子碑》合称“二爨”,为世所重。
分词解释
使君:
汉代称“刺使”: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。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。
次之:
列或占第二位。
政绩:
亦作“政勣”。指官吏在执政时办事的成绩。
发现:
①经过研究、探索等,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:发现新的基本粒子 ㄧ有所发明,有所发现,有所创造。
②发觉:这两天,我发现他好像有什么心事。
公元:
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元,是大多数国家纪年的标准,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。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