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沈约的分词解释
shěnyuē

沈约

沈约读音为 shěn yuē。意思是:沈约(441-513)南朝梁文学家。字休文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代,在梁代官至尚书令,封建昌县侯。死后谥号为隐。在诗的声律上创“四声”、“八病”之说,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。所著《宋书》为二十四史之一。明人辑有《沈隐侯集》。

繁体沈約

拼音shěn yuē

注音ㄕㄣˇ ㄩㄝ

词语分解

沈约shěn yuē
分词解释
沈约(441-513)南朝梁文学家。字休文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代,在梁代官至尚书令,封建昌县侯。死后谥号为隐。在诗的声律上创“四声”、“八病”之说,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。所著《宋书》为二十四史之一。明人辑有《沈隐侯集》。
分词解释
声律:
1.五声六律。指音乐。
2.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。
县侯:
爵名。汉制,列侯大者食县,小者食乡﹑亭。三国魏定制:凡国,王﹑公﹑侯﹑伯﹑子﹑男六等,次县侯,次乡侯,次亭侯,次关内侯。晋亦有县侯。南朝陈置开国县侯。至宋始废。
文学家:
从事文学创作或研究的专门家。
明人:
1.明白人。
2.指明代人。
3.指心地光明的人。参见“明人不做暗事”。
四声:
古汉语平、上、去、入四种声调的总称。由古四声演变而来的普通话阴平、阳平、上声、去声也叫四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