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毡包的分词解释
zhānbāo

毡包

毡包读音为 zhān bāo。意思是:1.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。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﹑毡帐(旃帐)。今蒙古族居住区称“蒙古包”。一般为圆形﹐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﹐上盖毛毡﹐用绳索勒住﹐顶中央有圆形天窗﹐易拆装﹐便游牧。 2.兽毛编织的或用毛毡缝制的包﹐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。

繁体氈包

拼音zhān bāo

注音ㄓㄢ ㄅㄠ

词语分解

毡包zhān bāo
词语解释
1.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。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﹑毡帐(旃帐)。今蒙古族居住区称“蒙古包”。一般为圆形﹐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﹐上盖毛毡﹐用绳索勒住﹐顶中央有圆形天窗﹐易拆装﹐便游牧。
2.兽毛编织的或用毛毡缝制的包﹐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。
(1) [yurt]∶毡房;我国北部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
这个时候,一个牧民匆匆忙忙钻进毡包来
(2) [felt bag]∶毡制的包儿
他背着毡包到野外去接回初生的羊羔
分词解释
绳索:
1.绳子。亦特指粗绳。
2.比喻牵挂;束缚。
外出:
1.出外。
2.谓离京出任地方官。
多用:
1.具有多种实际用途的。
2.具有多种目的的。
毛毡:
用牛毛制成的毡,用作建筑物绝缘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