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板籍的分词解释
bǎn

板籍

板籍读音为 bǎn jí。意思是:1.即户籍。 2.印版与书籍。 登记户口、土地的簿册

拼音bǎn jí

注音ㄅㄢˇ ㄐㄧˊ

词语分解

板籍bǎn jí
词语解释
1.即户籍。
2.印版与书籍。
[register “版籍”] 登记户口、土地的簿册
分词解释
户籍:
地方民政机关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区内居民的册子。转指作为本地区居民的身份。
书籍:
1.谓校定简册。
2.泛指一般图书。
3.谓登记户籍。
4.书于简册。谓有记载。
5.文书。诏命典策等。

● 板(闆)bǎn ㄅㄢˇ
◎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◎ 诏书:诏板。
◎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◎ 不灵活,少变化:死板。呆板。
◎ 硬得像板子似的:板结。
◎ 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● 籍jí ㄐㄧˊ
◎ 书,书册:古籍。书籍。经籍。典籍。
◎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;隶属关系:籍贯。户籍。国籍。学籍。
◎ 登记:籍没(mò)。籍吏民。
◎ 征收:籍田。
◎ 〔籍籍〕a.形容纷扰很大;b.形容名声很大;c.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。
◎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