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板桌的分词解释
bǎnzhuō

板桌

板桌读音为 bǎn zhuō。意思是:只有板面而无抽屉的桌子。

拼音bǎn zhuō

注音ㄅㄢˇ ㄓㄨㄛ

词语分解

板桌bǎn zhuō
词语解释
只有板面而无抽屉的桌子。
分词解释
抽屉:
桌子﹑柜子等家具中放东西用的匣子,有底,没盖,可以抽出来推进去。
桌子:
上有平面,下有支柱,面上用以放东西或供做事情用的器物,一般用为家具。
只有:
1.唯有,仅有。
2.连词。表示必需的条件,现代汉语中下文多与“才”或“方”呼应。

● 板(闆)bǎn ㄅㄢˇ
◎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◎ 诏书:诏板。
◎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◎ 不灵活,少变化:死板。呆板。
◎ 硬得像板子似的:板结。
◎ 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● 桌zhuō ㄓㄨㄛˉ
◎ 几(jī)案,可用于饮食、读书、写字:桌案。饭桌。方桌。
◎ 量词:三桌客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