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杆拨的分词解释
gǎn

杆拨

杆拨读音为 gǎn bō。意思是:古时弹琵琶用以代替手指的拨弦之具。

繁体桿撥

拼音gǎn bō

注音ㄍㄢˇ ㄅㄛ

词语分解

杆拨gān bō
词语解释
古时弹琵琶用以代替手指的拨弦之具。
分词解释
琵琶:
拨弦类弦鸣乐器。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。木制。音箱呈半梨形,张四弦,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“相”和“品”。演奏时竖抱,左手按弦,右手五指弹奏。是可独奏、伴奏、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。
代替:
1.交替,轮流。
2.取代。
指的:
确切指明。

● 拨(撥)bō ㄅㄛˉ
◎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:拨动。把钟拨准了。拨冗(推开繁忙的事物,抽出时间)。拨云见日。
◎ 分给:拨发。拨款。拨付。
◎ 治理:拨乱反正。
◎ 掉转:拨转马头。
◎ 量词,用于成批的,分组的:分成两拨儿。
● 杆gān ㄍㄢˉ
◎ 较长的棍:杆子(a.长棍;b.方言,指揭竿而起的人;c.指结伙抢劫的土匪)。旗杆。桅杆。电线杆。
● 杆gǎn ㄍㄢˇ
◎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:杆秤(区别于台秤等)。笔杆儿。杆菌。
◎ 量词,用于有杆的器物:一杆笔。一杆步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