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未牌的分词解释
wèipái

未牌

未牌读音为 wèi pái。意思是:《宋史.律历志三》:“国朝复挈壶之职,专司辰刻,署置于文德殿门内之东偏,设鼓楼﹑钟楼于殿庭之左右。其制有铜壶﹑水称﹑渴乌﹑漏箭﹑时牌﹑契之属……牌以告时于昼。”原注:“牌有七,自卯至酉用之,制以牙,刻字填金。”牌,原指报时的牙牌,后因以称未时为未牌,即今十三时至十五时。

拼音wèi pái

注音ㄨㄟˋ ㄆㄞˊ

词语分解

未牌wèi pái
词语解释
《宋史.律历志三》:“国朝复挈壶之职,专司辰刻,署置于文德殿门内之东偏,设鼓楼﹑钟楼于殿庭之左右。其制有铜壶﹑水称﹑渴乌﹑漏箭﹑时牌﹑契之属……牌以告时于昼。”原注:“牌有七,自卯至酉用之,制以牙,刻字填金。”牌,原指报时的牙牌,后因以称未时为未牌,即今十三时至十五时。
分词解释
挈壶:
1.挈壶氏或挈壶正的略称。掌知漏刻。
2.悬壶。
十五时:
《淮南子.天文》分一日一夜为十五时,名称是:晨明﹑朏明﹑旦明﹑蚤(早)食﹑宴食﹑隅中﹑正中﹑小还﹑餔时﹑大还﹑高舂﹑下舂﹑县(悬)车﹑黄昏﹑定昏。参见“十二时”。
刻字:
用小刀在木、石等上雕刻出文字。如:刻字社。
漏箭:
1.漏壶的部件。上刻时辰度数,随水浮沉以计时。
2.借指光阴。
牙牌:
1.象牙或骨角制的记事签牌。
2.象牙腰牌。宋元以后为官员身份证。
3.即骨牌。一种赌具。
4.行酒令用的筹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