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易牙的分词解释

易牙

易牙读音为 yì yá。意思是:人名。又称狄牙﹑雍巫。春秋时齐桓公宠臣,长于调味,善逢迎,传说曾烹其子为羹以献桓公。见《左传.僖公十七年》﹑《战国策.魏策二》﹑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。后多以指善烹调者。

拼音yì yá

注音ㄧˋ ㄧㄚˊ

词语分解

易牙yì yá
词语意思
人名。又称狄牙﹑雍巫。春秋时齐桓公宠臣,长于调味,善逢迎,传说曾烹其子为羹以献桓公。见《左传.僖公十七年》﹑《战国策.魏策二》﹑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。后多以指善烹调者。
分词解释
逢迎:
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(含贬义):百般逢迎ㄧ阿谀逢迎。
长于:
善于 [做某事];擅长。如:他长于音乐。
调味:
加调料于菜肴使味美﹔调和味道。
狄牙:
即易牙。春秋时人。长于烹调,善逢迎,传说曾烹其子为羹献齐桓公以取宠。管仲死后,与竖刁﹑开方专权乱齐。
太公:
1.古代称父或尊称他人之父。
2.称祖父。
3.清以来亦称曾祖为太公。
4.对老者的尊称。
5.即太公望吕尚。
6.复姓。春秋有太公任。见《庄子.山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