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拔火罐子的分词解释
huǒguànzi

拔火罐子

拔火罐子读音为 bá huǒ guàn zi。意思是:拔火罐治疗时使用的器具。一种用竹筒﹑陶瓷或玻璃等制成的小罐。也称火罐。

拼音bá huǒ guàn zi

注音ㄅㄚˊ ㄏㄨㄛˇ ㄍㄨㄢˋ ㄗㄧ

词语分解

拔火罐子bá huǒ guàn zǐ
词语解释
拔火罐治疗时使用的器具。一种用竹筒﹑陶瓷或玻璃等制成的小罐。也称火罐。
分词解释
使用:
使人或器物等为某种目的服务:使用干部|使用工具|合理使用|共同使用。
玻璃:
熔体在冷却过程中黏度逐渐增大而得的不结晶的固体材料。性脆而透明。有石英玻璃、硅酸盐玻璃、钠钙玻璃、氟化物玻璃等。通常指硅酸盐玻璃,以石英砂、纯碱、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,经混和、高温熔融、匀化后,加工成形,再经退火而得。广泛用于建筑、日用、医疗、化学、电子、仪表、核工程等领域。
陶瓷:
1.陶、瓷器的总称。
2.陶器和瓷器的制品。
拔火罐:
利用热力排除玻璃、瓷质或竹制火罐内空气,造成负压吸附在患部皮肤上,使局部郁血或充血的一种治疗方法。可使皮下血管扩张、局部血液循环加速、新陈代谢旺盛,有温经通络、行气活血、止痛消肿、驱散风寒湿邪等作用。
治疗:
用药物﹑手术等消除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