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愆伏的分词解释
qiān

愆伏

愆伏读音为 qiān fú。意思是:《左传.昭公四年》:“冬无愆阳,夏无伏阴。”(愆阳:冬天阳温。伏阴:夏天阴凉)后因以“愆伏”指气候失常,冷暖不调:土气有早晚,天时有愆伏。

拼音qiān fú

注音ㄑㄧㄢ ㄈㄨˊ

词语分解

愆伏qiān fú
词语意思
《左传.昭公四年》:“冬无愆阳,夏无伏阴。”(愆阳:冬天阳温。伏阴:夏天阴凉)后因以“愆伏”指气候失常,冷暖不调:土气有早晚,天时有愆伏。
分词解释
不调:
1.不协调。
2.特指音调不和谐。
3.与人合不来。
天时:
1.天道运行的规律。
2.指时序。
3.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。
4.犹天命。
5.气候。
6.时候。
阴凉:
亦作“阴涼”。
1.日光照不到使人感觉凉爽。
2.日光照不到而凉爽的地方。
早晚:
①早晨和傍晚:这药早晚各服一次。
②副词。或早或迟。表示情况总有一天会出现:骄傲自大,早晚要失败。
③时候:这早晚才来呀。
冷暖:
寒冷和温暖。泛指人的生活起居:关心群众的冷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