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彤幢的分词解释
tóngzhuàng

彤幢

彤幢读音为 tóng zhuàng。意思是:用于仪仗的赤色旗帜。

拼音tóng zhuàng

注音ㄊㄨㄙˊ ㄓㄨㄤˋ

词语分解

彤幢tóng chuáng
词语解释
用于仪仗的赤色旗帜。
分词解释
仪仗:
古代用于仪卫的兵仗。指帝王、官员出行时护卫所持的旗、伞、扇、兵器等。现指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首脑时护卫所持的武器,也指游行队伍前列所举的旗帜、标志等。
旗帜:
①旗子的总称:高焰旗帜翻。
②比喻榜样:雷锋是时代青年的一面旗帜。
③比喻某种思想、学说或政治力量: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。
赤色:
1.红色。
2.象征无产阶级革命。

● 彤tóng ㄊㄨㄥˊ
◎ 红色:彤管(a.赤管笔,古代女史以此记事,后因用于女子文墨之事;b.一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)。彤云。彤庭(中国汉代皇宫以朱红色漆中庭,后泛指皇宫)。
◎ 姓。
● 幢chuáng ㄔㄨㄤˊ
◎ 古代原指支撑帐幕、伞盖、旌旗的木竿,后借指帐幕、伞盖、旌旗。
◎ 〔幢幢〕形容影子摇晃,如“人影幢幢”。
◎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:经幢。石幢。
● 幢zhuàng ㄓㄨㄤˋ
◎ 量词,指房屋:一幢大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