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布袋和尚的分词解释
dàishàng

布袋和尚

布袋和尚读音为 bù dài hé shàng。意思是:布袋和尚(?-917)五代时僧人。名契此,明州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传说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,见物即乞,出语无定,随处寝卧,形如疯癫。世人称他为弥勒化身。佛教寺庙山门里供奉的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,相传是他的造像。

拼音bù dài hé shàng

注音ㄅㄨˋ ㄉㄞˋ ㄏㄜˊ ㄕㄤˋ

词语分解

布袋和尚bù dài hé shàng
词语解释
布袋和尚(?-917)五代时僧人。名契此,明州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传说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,见物即乞,出语无定,随处寝卧,形如疯癫。世人称他为弥勒化身。佛教寺庙山门里供奉的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,相传是他的造像。
分词解释
随处:
到处:随处驻步,皆见美景。
布袋:
1.布制的袋子。
2.指招赘的女婿。或以为“补代”的音讹。
僧人:
出家的佛教徒。
和尚:
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。
弥勒:
梵语Maitreya音译,意译“慈氏”。著名的未来佛。我国的弥勒塑像胸腹坦露,面带笑容。传说五代时布袋和尚是其化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