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巫山的分词解释
shān

巫山

巫山读音为 wū shān。意思是:1.战国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’旦朝视之,如言,故为之立庙,号曰朝云。”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。 2.山名。在四川﹑湖北两省边境。北与大巴山相连,形如“巫”字,故名。长江穿流其中,形成三峡。

拼音wū shān

注音ㄨ ㄕㄢ

近义词云雨 

词语分解

巫山wū shān
词语解释
1.战国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’旦朝视之,如言,故为之立庙,号曰朝云。”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。
2.山名。在四川﹑湖北两省边境。北与大巴山相连,形如“巫”字,故名。长江穿流其中,形成三峡。
分词解释
两省:
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。为唐代最高国务机构。
妇人:
1.亦作“媍人”。
2.古代士之妻称妇人。
3.成年女子的通称,多指已婚者。
男女:
1.男人和女人。
2.泛指百姓。
3.指两性间性欲。
4.儿女。
5.旧时对地位卑下者的称呼。
6.旧时地位卑下者的自称。
7.詈词。
形成:
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:形成新的风格|形成包围。
战国:
时代名。因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而得名。西汉刘向编《战国策》始作为时代名称。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这个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