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崇文馆的分词解释
chóngwénguǎn

崇文馆

崇文馆读音为 chóng wén guǎn。意思是:官署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三年,于东宫设崇贤馆,至高宗上元二年,避太子李贤讳,改名崇文馆。设学士,掌经籍图书,教授生徒;设校书郎,掌校理典籍。参阅《新唐书。百官志四上》。

繁体崇文館

拼音chóng wén guǎn

注音ㄔㄨㄙˊ ㄨㄣˊ ㄍㄨㄢˇ

词语分解

崇文馆chóng wén guǎn
词语解释
官署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三年,于东宫设崇贤馆,至高宗上元二年,避太子李贤讳,改名崇文馆。设学士,掌经籍图书,教授生徒;设校书郎,掌校理典籍。参阅《新唐书。百官志四上》。
分词解释
太子:
预定继承君位的皇子。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。有些皇子虽不是嫡长子,但经皇帝选定册立也可以成为太子。
东宫:
封建时代太子住的地方,借指太子。
教授:
①对学生讲解说明教材的内容:教授数学ㄧ教授有方。
②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教师。
典籍:
国家重要的文献,也泛指古代书籍:自汉以来,典籍益博矣。
经籍:
〈书〉
①经书。
②泛指图书(多指古代的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