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山头廷尉的分词解释
shāntóutíngwèi

山头廷尉

山头廷尉读音为 shān tóu tíng wèi。意思是:东晋将军苏峻不听朝廷征召,疑庾亮欲害己,勒兵自守。朝廷遣使讽谕之。峻曰:“台下云我欲反,岂得活耶?我宁山头望廷尉,不能廷尉望山头!”乃作乱。后以“山头廷尉”指不听征召之人。

繁体山頭廷尉

拼音shān tóu tíng wèi

注音ㄕㄢ ㄊㄡˊ ㄊㄧㄥˊ ㄨㄟˋ

词语分解

山头廷尉shān tóu tíng wèi
词语解释
东晋将军苏峻不听朝廷征召,疑庾亮欲害己,勒兵自守。朝廷遣使讽谕之。峻曰:“台下云我欲反,岂得活耶?我宁山头望廷尉,不能廷尉望山头!”乃作乱。后以“山头廷尉”指不听征召之人。
分词解释
不能:
1.不可能:不能够。
2.[方]不允许,不可以。
3.[方]不至于。
廷尉:
官名。掌司法刑狱。始置于秦,汉景帝时改称大理,武帝时复称廷尉。东汉后或称廷尉、大理和廷尉卿。北齐至明清都称大理寺卿。
朝廷:
①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。
②借指帝王:报效朝廷。
不听:
1.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。
2.不允许。
3.不定罪。
作乱:
暴乱;发动叛乱:制止作乱|盗匪作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