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宾榻的分词解释
bīn

宾榻

宾榻读音为 bīn tà。意思是:宾客下榻处。亦借指宾客。

繁体賓榻

拼音bīn tà

注音ㄅㄧㄣ ㄊㄚˋ

词语分解

宾榻bīn tà
词语解释
宾客下榻处。亦借指宾客。
分词解释
宾客:
1.客人的总称。
2.指以宾客之礼相待。
3.春秋﹑战国时多用称他国派来的使者。
4.指贵族的门客﹑策士等。
5.东汉以后对依附世家豪族人口的一种称谓。
6.官名。太子宾客的省称。唐代始置,明代以后废。
下榻:
1.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。郡人周璆,高洁之士。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,唯蕃能致之。特为置一榻,去则悬之。后蕃为豫章太守,在郡不接宾客,唯徐穉来特设一榻,去则悬之。见《后汉书.陈蕃传》及《徐穉传》。后遂谓礼遇宾客为“下榻”。
2.寄居;住宿。

● 榻tà ㄊㄚˋ
◎ 狭长而较矮的床,亦泛指床:竹榻。藤榻。卧榻。下榻(客人住宿)。
● 宾(賓)bīn ㄅㄧㄣˉ
◎ 客人:宾客。来宾。宾馆。宾主。贵宾。宾至如归。
◎ 古同“傧”,傧相。
◎ 服从,归顺:宾服。宾附。
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