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安陵的分词解释
ānlíng

安陵

安陵读音为 ān líng。意思是:战国时国名。本属魏,秦灭魏后,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。见《战国策.魏策四》。

拼音ān líng

注音ㄢ ㄌㄧㄥˊ

词语分解

安陵ān líng
分词解释
战国时国名。本属魏,秦灭魏后,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。见《战国策.魏策四》。
分词解释
战国策:
书名。战国时游说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。三十三篇,始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,止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继位。北宋时有散佚,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中,有失传已久的部分内容。
欲以:
即“欲以(之)”,想借(此)。如:侯生…直上载公子上坐,不让,欲以观公子。——《史记.魏公子列传》。如:欲以动上意。(即“欲以之动上意”的省略。)——宋.王谠《唐语林.雅量》。
百里:
1.一百里。谓距离甚远。
2.古时诸侯封地范围。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后用以称诸侯国。参见“百里之命”。
3.亦谓地小。
4.古时一县所辖之地。因以为县的代称。
5.借指县令。
6.宝剑名。
7.复姓。春秋秦有百里奚。见《孟子.万章上》。
战国:
时代名。因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而得名。西汉刘向编《战国策》始作为时代名称。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这个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