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天安门的分词解释
tiānānmén

天安门

天安门读音为 tiān ān mén。意思是:在北京市区中心。原为明、清两代皇城的正门。建于1417年,称承天门。1651年重修,改称天安门。有五个城门,门前有金水桥,上跨五座桥。桥前为天安门广场。城门上为九开间双层城楼,雄伟壮丽。1949年10月1日,毛泽东主席在此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繁体天安門

拼音tiān ān mén

注音ㄊㄧㄢ ㄢ ㄇㄣˊ

词语分解

天安门tiān ān mén
词语解释
在北京市区中心。原为明、清两代皇城的正门。建于1417年,称承天门。1651年重修,改称天安门。有五个城门,门前有金水桥,上跨五座桥。桥前为天安门广场。城门上为九开间双层城楼,雄伟壮丽。1949年10月1日,毛泽东主席在此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分词解释
门上:
1.即门上人。
2.指住所。
3.门前;门口。
雄伟:
雄壮宏大:气势雄伟|雄伟的万里长城。
城门:
城墙上的门洞,设有可关闭的门,供人出入或用作防御。
正门:
建筑物正中的主要的门。
城楼:
城门上的了望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