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大公报的分词解释
gōngbào

大公报

大公报读音为 dà gōng bào。意思是:日报。1902年6月,英敛之创刊于天津。1916年售于王郅隆。1926年由胡鼎昌、胡政之、张季鸾接办。先后出上海、汉口、重庆、香港、桂林等版。1949年1月,天津解放后改组为《进步日报》,后与上海版合并,于1956年10月迁北京,1966年9月停刊。香港版《大公报》继续出版。

繁体大公報

拼音dà gōng bào

注音ㄉㄚˋ ㄍㄨㄙ ㄅㄠˋ

词语分解

大公报dà gōng bào
词语解释
日报。1902年6月,英敛之创刊于天津。1916年售于王郅隆。1926年由胡鼎昌、胡政之、张季鸾接办。先后出上海、汉口、重庆、香港、桂林等版。1949年1月,天津解放后改组为《进步日报》,后与上海版合并,于1956年10月迁北京,1966年9月停刊。香港版《大公报》继续出版。
分词解释
改组:
改变原来的组织或更换原有的人员:改组内阁。
继续:
①(活动)连下去;延长下去;不间断:继续不停ㄧ继续工作ㄧ大雨继续了三昼夜。
②跟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:中国革命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继续。
日报:
1.天天审判定罪。
2.谓逐日呈报。
3.每天早上出版的报纸。
天津:
1.银河。
2.指天津桥。
3.星名。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﹐凡九星。在银河分支处﹐故称。
进步:
①(人或事物)向前发展,比原来好: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。
②适合时代要求,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:进步思想ㄧ进步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