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外台的分词解释
wàitái

外台

外台读音为 wài tái。意思是:1.官名。后汉刺史,为州郡的长官,置别驾﹑治中,诸曹掾属,号为外台。 2.官名。兰台。 3.官名。汉因秦制,置谒者为外台。参见“三台”。

繁体外臺

拼音wài tái

注音ㄨㄞˋ ㄊㄞˊ

词语分解

外台wài tái
词语解释
1.官名。后汉刺史,为州郡的长官,置别驾﹑治中,诸曹掾属,号为外台。
2.官名。兰台。
3.官名。汉因秦制,置谒者为外台。参见“三台”。
分词解释
诸曹:
犹言各部。亦借指各部的官员。
后汉:
①东汉。
②五代之一,公元947—950,刘知远所建。参看〖五代〗。
官名:
①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。
②官衔。
长官:
1.上级官员﹔上司。
2.众官之长。多指级别较高的官吏。
3.唐宋时多指县令。
4.官吏的泛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