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囫囵课的分词解释
lun

囫囵课

囫囵课读音为 hú lun kè。意思是:即锞子。银锭,俗名元宝。

繁体囫圇課

拼音hú lun kè

注音ㄏㄨˊ ㄌㄨㄣ ㄎㄜˋ

词语分解

囫囵课hú lún kè
词语解释
即锞子。银锭,俗名元宝。
分词解释
锞子:
旧时作货币用的小金锭或银锭。
元宝:
1.大宝。喻不可多得的贤才。
2.我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。“元宝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﹑朝代等,铸于币面。因唐朝“开元通宝”误读作“开通元宝”而得名。《旧唐书.食货志上》载:武德四年七月,废五铢钱,行开元通宝钱。开元钱之文,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。“其词先上后下﹑次左后右读之。自上及左会回环读之,其义亦通,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。”
3.我国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银锭。常作货币流通。
4.特指用锡箔纸折成﹑供祭祀时焚化的元宝形冥币。
银锭:
熔制成一定形式的白银。汉代以后历代都有铸造,至明清渐盛行,并作货币流通。形式不一。清代银锭有元宝、中锭、锞子三种。元宝约重五十两,中锭(形似秤锤)重十两左右,锞子(馒头形)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等。此外有一两以下的碎银,称为“福珠”。
俗名:
1.通俗的名称,多有地方性,别于正式名称而言。
2.僧道等出家前的本名,与出家后的“法名”相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