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唐装的分词解释
tángzhuāng

唐装

唐装读音为 táng zhuāng。意思是:1.唐朝人的装束。 2.指中式服装。

繁体唐裝

拼音táng zhuāng

注音ㄊㄤˊ ㄓㄨㄤ

词语分解

唐装táng zhuāng
词语解释
1.唐朝人的装束。
2.指中式服装。
(1)[Chinese-style costume]∶中式服装
(2)[dresses of the Tang Dynasty]∶唐朝人的装束
分词解释
装束:
①整理行装:装束完毕,马上出发。
②服饰的打扮:装束朴素。

● 装(裝)zhuāng ㄓㄨㄤˉ
◎ 穿着的衣物:服装。便装。军装。中山装。装裹。
◎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:上装。卸装。
◎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:治装。整装待发。
◎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:装备。装置。装甲。
◎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:化装。乔装打扮。
◎ 假作,故意做作:佯装。装相。装模作样。
◎ 安置,安放:装载。装卸。
◎ 布置,点缀:装修。装饰。
◎ 特指对书籍、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:装订。装帧。装裱。线装。精装。装潢(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,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)。
● 唐táng ㄊㄤˊ
◎ 夸大,虚夸:荒唐。唐大无验。
◎ 空,徒然:功不唐捐(功夫不白费)。
◎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,尧所建。
◎ 朝代名:唐代。唐诗。唐僧。唐人。唐三彩。后唐。
◎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。
◎ 古同“螗”,指蝉。
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