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后燕的分词解释
hòuyàn

后燕

后燕读音为 hòu yàn。意思是:十六国之一。为鲜卑族慕容垂所建,史称后燕(公元384年-407年)。

繁体後燕

拼音hòu yàn

注音ㄏㄡˋ ㄧㄢˋ

词语分解

后燕hòu yàn
词语解释
十六国之一。为鲜卑族慕容垂所建,史称后燕(公元384年-407年)。
分词解释
公元:
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元,是大多数国家纪年的标准,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。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。
十六国:
历史时期名。西晋末年,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。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,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,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,计有成汉、前赵、后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秦、前燕、后燕、南燕、北燕、前凉、后凉、南凉、北凉、西凉、夏等十六国,另外还有冉魏、西燕及代等政权,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。
鲜卑:
古族名。东胡族的一支。春秋时游牧于蒙古草原东部。汉初,居于鲜卑山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),因以为名。东汉时北匈奴西迁,遂进入匈奴故地,势力渐盛。东汉中后期曾建立军事行政联合体,后瓦解,一部分附属汉魏。两晋南北朝时,多部鲜卑族人在今华北和西北建立政权。内迁鲜卑族人多转营农业,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