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南服的分词解释
nán

南服

南服读音为 nán fú。意思是: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,故称南方为“南服”。

拼音nán fú

注音ㄣㄢˊ ㄈㄨˊ

词语分解

南服nán fú
词语解释
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,故称南方为“南服”。
分词解释
五服:
1.古代王畿外围,以五百里为一区划,由近及远分为侯服﹑甸服﹑绥服﹑要服﹑荒服,合称五服。服,服事天子之意。《书.益稷》:“弼成五服,至于五千。”孔传:“五服,侯﹑甸﹑绥﹑要﹑荒服也。服,五百里。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。”又周称侯﹑甸﹑男﹑采﹑卫为五服。见《书.康诰》。
2.古代天子﹑诸侯﹑卿﹑大夫﹑士五等服式。
3.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。
4.谓高祖父﹑曾祖父﹑祖父﹑父亲﹑自身五代。
以外:
表示在一定的范围﹑处所﹑时间﹑数量的界限之外。
地区:
①指较大的区域范围:沿海地区|发达地区。
②中国省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区域。包括若干个县、自治县、市。不是一级行政区域。设立行政公署,作为省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。20世纪80年代起,有些地区撤销,所管理的县、自治县、市改由地级市领导。
王畿:
1.古指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。
2.泛指帝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