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匹马丘牛的分词解释
qiūniú

匹马丘牛

匹马丘牛读音为 pǐ mǎ qiū niú。意思是:春秋时鲁国交纳田赋,规定每丘出戎马一匹,牛三头,谓之“匹马丘牛”。

繁体匹馬丘牛

拼音pǐ mǎ qiū niú

注音ㄆㄧˇ ㄇㄚˇ ㄑㄧㄡ ㄋㄧㄨˊ

词语分解

匹马丘牛pǐ mǎ qiū niú
词语解释
春秋时鲁国交纳田赋,规定每丘出戎马一匹,牛三头,谓之“匹马丘牛”。
分词解释
戎马:
战马。借指军旅征战:戎马关山北|戎马倥偬。
田赋:
中国历代政府对农田征收的税。名称历代有所不同。始于公元前594年。有些朝代将其他课征并入。明、清两代,田赋成为国家主要财政收入。
三头:
科举考试三试都中第一名的人。即府试为解头,进士试为状头,博学宏词及制科试为勅头。
一匹:
1.表数量。用于布帛,古代以四丈为一匹。亦指整卷的布帛,长度不一。
2.表数量。用于牲畜或禽鸟。
3.表数量。犹一片。用于连接成片的物体。
交纳:
向政府或公共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:交纳会费 ㄧ交纳膳费 ㄧ交纳农业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