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北洋海军的分词解释
běiyánghǎijūn

北洋海军

北洋海军读音为 běi yáng hǎi jūn。意思是: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。1874年清政府筹划海防。次年命李鸿章督办海防,开办水师学堂,购置外国军舰,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。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。1888年制定《北洋海军章程》,编成北洋海军。计有大小军舰二十五艘,官兵四千余人。中日甲午战争中,北洋海军覆灭。

繁体北洋海軍

拼音běi yáng hǎi jūn

注音ㄅㄟˇ ㄧㄤˊ ㄏㄞˇ ㄐㄩㄣ

词语分解

北洋海军běi yáng hǎi jūn
词语解释
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。1874年清政府筹划海防。次年命李鸿章督办海防,开办水师学堂,购置外国军舰,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。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。1888年制定《北洋海军章程》,编成北洋海军。计有大小军舰二十五艘,官兵四千余人。中日甲午战争中,北洋海军覆灭。
分词解释
大小:
1.大与小;大或小。
2.指尊卑或长幼。
3.谓大小的程度。
4.偏指大或小。
5.犹多少。引申指情况。
海军:
在海上作战的军队,通常由水面舰艇、潜艇、海军航空兵、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及各专业部队组成。
北洋:
清末指奉天(辽宁)、直隶(河北)、山东沿海地区。特设北洋通商大臣,由直隶总督兼任。
督办:
①督促办理;督察办理:督办粮秣。
②指担任督办工作的人。
筹划:
也作“筹画”。谋划;计划:正在筹划中|筹画军国,嘉谋屡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