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倒文的分词解释
dǎowén

倒文

倒文读音为 dǎo wén。意思是:1.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。 2.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。如《淮南子.原道训》:“游微雾,骛恍忽。”王念孙说:“怳忽”应是“忽怳”。

拼音dǎo wén

注音ㄉㄠˇ ㄨㄣˊ

词语分解

倒文dǎo wén
词语解释
1.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。
2.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。如《淮南子.原道训》:“游微雾,骛恍忽。”王念孙说:“怳忽”应是“忽怳”。
分词解释
句法:
①句子的结构方式:这两句诗的句法很特别。
②语法学中研究词组和句子的组织的部分。
协韵:
押韵;合乎韵律:译诗就更其难,因为要顾全音调和协韵。
变化:
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:化学变化ㄧ变化多端ㄧ情况发生了变化。
怳忽:
1.亦作“怳惚”。亦作“怳歘”。亦作“怳曶”。
2.模糊,朦胧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忽。”
3.谓知觉迷糊或神思不定。
4.形容变化疾速。
倒置:
1.亦作“倒寘”。
2.颠倒过来。指事物所处的状况与正常的相反,如事物在顺序﹑方位﹑道理等方面的颠倒。
3.犹言倒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