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保和殿的分词解释
bǎodiàn

保和殿

保和殿读音为 bǎo hé diàn。意思是:殿名。宋蔡绦《铁围山丛谈》卷四:“而宣和殿后﹐又创立保和殿者﹐左右有稽古﹑博古﹑尚古等诸阁﹐咸以贮古玉印玺﹐诸鼎彝礼器﹐法书图画尽在。”此指宋殿。清代保和殿为紫禁城内三大殿之一。在中和殿后﹑干清门前。始建于明代,初建时称谨身殿,后改名建极殿。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。清雍正以后,朝考新进士及每岁除夕筵宴外藩,在此殿进行。

拼音bǎo hé diàn

注音ㄅㄠˇ ㄏㄜˊ ㄉㄧㄢˋ

词语分解

保和殿bǎo hé diàn
词语解释
殿名。宋蔡绦《铁围山丛谈》卷四:“而宣和殿后﹐又创立保和殿者﹐左右有稽古﹑博古﹑尚古等诸阁﹐咸以贮古玉印玺﹐诸鼎彝礼器﹐法书图画尽在。”此指宋殿。清代保和殿为紫禁城内三大殿之一。在中和殿后﹑干清门前。始建于明代,初建时称谨身殿,后改名建极殿。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。清雍正以后,朝考新进士及每岁除夕筵宴外藩,在此殿进行。
分词解释
以后:
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晩的时期。
创立:
1.初建;首次建立。
2.建立;建造。
除夕:
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。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:除夕晚会|除夕有守岁之俗。
紫禁城:
指北京市内城中央的故宫城区。建于明代。城周有四门,南为午门,北为神武门,东为东华门,西为西华门。城内即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。
改为:
1.另制;重造。
2.改成。
3.改换;变动。为,通“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