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仪曹的分词解释
cáo

仪曹

仪曹读音为 yí cáo。意思是:1.官名。掌礼乐制度。始置于三国魏,晋沿之。南朝时为祠部属官。北魏为仪曹尚书,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。隋置礼部,兼代前代祠部﹑仪曹之职。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,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。参阅《宋书.百官志上》﹑《通典.职官五》。 2.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。 3.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。

繁体儀曹

拼音yí cáo

注音ㄧˊ ㄘㄠˊ

词语分解

仪曹yí cáo
词语解释
1.官名。掌礼乐制度。始置于三国魏,晋沿之。南朝时为祠部属官。北魏为仪曹尚书,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。隋置礼部,兼代前代祠部﹑仪曹之职。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,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。参阅《宋书.百官志上》﹑《通典.职官五》。
2.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。
3.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。
分词解释
制度:
1.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﹑礼俗等规范。
2.制订法规。
3.规定。
4.指规定品级的服饰。
5.制作。
6.谓制作方法。
7.规模;样式。
北齐:
北朝之一,公元550-577,高洋所建。参看〖南北朝〗。
官名:
①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。
②官衔。
职官:
1.犹官职。
2.各级官员的统称。
方上:
1.谓物体的上部作方形。
2.指墓圹。
3.犹方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