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五丁的分词解释
dīng

五丁

五丁读音为 wǔ dīng。意思是:1.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引汉扬雄《蜀王本纪》:“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,能献山,秦王(秦惠王)献美女与蜀王,蜀王遣五丁迎女。见一大蛇入山穴中,五丁并引蛇,山崩,秦五女皆上山,化为石。”一说“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,作五石牛,以金置尾下,言能屎金,蜀王负力。令五丁引之成道。”见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沔水》。 2.泛指力士。

拼音wǔ dīng

注音ㄨˇ ㄉㄧㄥ

词语分解

五丁wǔ dīng
词语解释
1.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引汉扬雄《蜀王本纪》:“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,能献山,秦王(秦惠王)献美女与蜀王,蜀王遣五丁迎女。见一大蛇入山穴中,五丁并引蛇,山崩,秦五女皆上山,化为石。”一说“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,作五石牛,以金置尾下,言能屎金,蜀王负力。令五丁引之成道。”见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沔水》。
2.泛指力士。
分词解释
本纪:
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,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,列在全书的前面,对全书起总纲的作用。
石牛:
1.石雕之牛。古人常列于陵墓前。
2.石质牛形的灵异之物。古人迷信,以为石牛出现象征祥瑞或预示灾变。
力士:
1.力气大的人。
2.古代官名。主管金鼓旗帜,随皇帝车驾出入及守卫四门。
上山:
1.登山,到山上。
2.指到山里打游击。
3.指蚕上簇结茧。山,指蚕簇。
北魏:
北朝之一,公元386-534,鲜卑人拓跋珪所建,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。参看〖南北朝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