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二雅的分词解释
èr

二雅

二雅读音为 èr yǎ。意思是:1.《诗经》中《大雅》《小雅》的合称。 2.泛指诗作。

拼音èr yǎ

注音ㄦˋ ㄧㄚˇ

词语分解

二雅èr yǎ
词语解释
1.《诗经》中《大雅》《小雅》的合称。
2.泛指诗作。
分词解释
大雅:
①《诗经》组成部分之一。共三十一篇,大致是西周时代上层贵族的作品。多为记叙周人祖先的开国历史和赞美西周文王、武王、宣王等君主之作,也有反映西周末政治混乱局面的诗篇。
②雅正之诗:大雅久不作,吾衰竟谁陈?
③大才:大雅君子|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。
④合乎规范的;正当的:无伤大雅。
泛指:
1.谓手指轻弹琴弦。
2.谓不专指一事或一人。
小雅:
《诗经》组成部分之一。共七十四篇,大致产生于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,作者多为上层贵族。其内容多反映当时的政治危机及周王室与异族的斗争,也有反映贵族宴乐的作品。
诗经:
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。本称《诗》,因被列为儒家经典,故称《诗经》。共三百零五篇,分“风”、“雅”、“颂”三大类。《风》包括十五国风,大多是古代民歌。《雅》分为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,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。《颂》分为《周颂》、《鲁颂》、《商颂》,为统治者祭祀用的颂歌。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,编定于春秋。形式以四字句(四言)为主,多运用赋、比、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、反覆咏唱的方法。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,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诗作:
诗歌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