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乌托邦的分词解释
tuōbāng

乌托邦

乌托邦读音为 wū tuō bāng。意思是:英国莫尔著。欧洲第一部影响较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。写于1516年。“乌托邦”的原意为“乌有之乡”。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社会,在这社会里没有私有财产,人人都从事劳动。后“乌托邦”也成为“空想”的同义语。

繁体烏托邦

拼音wū tuō bāng

注音ㄨ ㄊㄨㄛ ㄅㄤ

近义词桃花源 

词语分解

乌托邦wū tuō bāng
词典解释
英国莫尔著。欧洲第一部影响较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。写于1516年。“乌托邦”的原意为“乌有之乡”。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社会,在这社会里没有私有财产,人人都从事劳动。后“乌托邦”也成为“空想”的同义语。
分词解释
著作:
1.用文字表达意见﹑知识﹑思想﹑感情等。
2.著作的成品。
3.见“著作郎”。
描绘:
描画;描写:描绘人物|作品生动描绘了大上海的变化。
乌有:
没有:化为乌有|梦当好处成乌有。
从事:
①做某事;参与某种事业:告养回籍,从事农耕|从事教育工作。
②处置;处理:依法从事。
劳动:
①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:体力劳动ㄧ脑力劳动。
②专指体力劳动:劳动锻炼。
③进行体力劳动:他劳动去了。